拔罐可使皮肤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,主要是颜色与形态的变化。常见的皮肤反应有潮红、紫红或紫黑色瘀斑(这种现象称之为“罐斑”),小水泡、水气状、出血点、血泡等,这些现象均属拔罐的正常治疗反应,在反复治疗期间会渐渐消失,故不足顾虑。 ● 阳证、热证、实证一般多呈鲜红色瘀斑。 ● 阴证、寒证、血瘀证多呈紫红色、暗红色瘀斑。 ● 寒证、湿证皮肤多呈水泡或水气状(罐内壁出现水洙)。 ● 热毒炽盛的患者皮肤常出现出血点或血泡。 ● 慢性病变或虚证的患者皮肤多呈潮红或淡红色。 ● 虚证的患者皮肤常无瘀血现象或虽有轻度的潮红,但起罐后很快消失。 ● 拔罐后无明显罐斑反应,局部皮肤没有瘀血现象,或虽有轻度的潮红,但起罐后很快消失,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,一般多提示无病或病情不重。 ● 在连续拔罐器的过程中,罐斑颜色逐渐变浅或减少,说明病情逐渐减轻或病已接近痊愈:反之,如皮肤上所呈现的罐斑颜色逐渐变深或增多,说明疾病的病情加重。因此在临床上可根据罐斑的变化,判断病情的转归与预后。 ● 拔罐后皮肤出现的水泡或血泡,轻者不必处理,待其泡壁,挤出泡内液体,2—7天即可自行愈合。严重者第二日泡内可能又有液体渗出,重复上述方法处理即可。